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 )
| A. |
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
B. |
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
| C. |
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
D. |
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 |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文学科的增设 | B.顽固势力的反对 |
| C.社会观念的落后 | D.大家子弟的谨慎 |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 B.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
|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 D.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
有学者记载:“但在起义之初,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每人只头裹包巾,身穿号衣,作为义军标记……士卒及新兄弟扎红巾,官长及老兄弟扎黄巾。旅帅以下为黄布巾,以上为黄绸巾,官高一级,拖长一寸。普通百姓则包蓝布巾。”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将士
| A.政治的平等性 | B.经济的绝对平均 |
| C.服饰的等级性 | D.打击目标的正义性 |
在茅海建的《天朝崩溃》中记载,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士兵被打死了9名。下面是档案中留下的部分个人资料:
中营守兵林喜成,年二十五岁,系鸟枪手,母陈氏,妻李氏,子注。
左营战兵吴观赏,年四十三岁,系鸟枪手,妻孙氏;
左营战兵明禧,年三十九岁,系弓箭手,祖母林氏,母刘氏,妻陈氏;
右营战兵张世泽,年五十九岁,系鸟枪手,母于氏,妻黄氏,男光灿。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包括
①当时没有正常的退役制度②当时没有正常的征兵制度
③当时部队的战斗力低下④当时清军没有机动部队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斯皮尔福格尔的《世界历史》中有如下记载:许多人利用铁路来到海边游览胜地——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一个从前经常关顾此类名胜的上流社会人士毫不掩饰地对“一日游者”的反感:“他们塞满了海滩,上处喧嚷着,就是为了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他们三两成群,男人总是穿着黑外套,抱着孩子,毫无生气;他们的妻子瘦弱苍白,看得出来同从前相比,还是尽量打扮一番……”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的生活状况是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继续受到富人的歧视
③有旅游等休闲活动④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