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4年至90年代末,中法累计达成199个工业合作项目。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七十年代的“大化纤”设备、七八十年代的“超黄蜂”“小羚羊”“海豚”等多个直升机项目和八十年代的大亚湾核电站一期工程。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
| A. |
持续推进四化建设 |
B. |
努力拓宽外贸渠道 |
C. |
积极改善工业布局 |
D. |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
|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
|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
|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
|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
|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
| B.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
| C.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依据上述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正确的一组应是
| A.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平等自由 |
| B.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
| 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 |
| D.伏尔泰提倡人民主权,卢梭提倡开明专制 |
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 |
| C.1688年的“光荣革命” |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