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世纪前后,莎草纸制作方法经由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城市巴比罗斯(byblos)传到古代希腊和罗马,希罗多德以该城的名字“byblos”来命名莎草纸,书的英文单词“book”也是由此衍生而来。这体现出( )
| A. |
文明的交流与传承 |
B. |
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C. |
文明的冲击与回应 |
D. |
文明的多元与多样 |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
| 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 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 |
| 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
|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
|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事变 |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 C.恢复高考制度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下列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颁布《义务教育法》 | B.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
| C.“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 D.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
文史学者宋元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
|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