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
| A. |
刚果政府权力扩大 |
B. |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
| C. |
冷战意识影响非洲 |
D. |
非洲殖民体系瓦解 |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B.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 C.彻底恢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 D.进一步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
|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
|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 D.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 |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 A.全部上缴国家 | B.只能由政府收购 | C.必须限量交易 |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
在公元116年的某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于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了严惩。这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通行于帝国范围内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