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嘉靖帝以藩王身份即位,欲尊其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内阁首辅杨廷和率朝臣反对。因事关国家礼制根本,遂令群臣廷议,双方坚持不下。尚在礼部观政的张璁亦上疏言此事,嘉靖帝大喜,“亟下廷臣议”,结果仍不能使他满意。三年后,皇帝的支持者增多,“复下廷议”,未果,后“自排廷议定大礼”。可见当时( )
| A. |
中央决策机制相对规范 |
B. |
封建礼制得以强化 |
| C. |
国家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
D. |
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
下表所列内容是一学习小组研究中国某省区域历史时写下的关键词,这个省份是()
| A.安徽 | B.四川 | C.陕西 | D.河南 |
下面是某网上一则消息的截图。请你仔细阅读,找出对文中一些关键词理解错误的一项
| 俄安全会议秘书称北约东扩对俄造成严重威胁 2010—02一17 10:18:55 帕特鲁舍夫当天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苏联解体后,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其成员国反而从12个增加到现在的28个,其中还包括一些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及苏联加盟共和国。俄方对有关北约东扩将会使俄罗斯更加安全的说法深表怀疑。 |
A.北约东扩大大削弱了俄国的影响力
B.北约和华约正式对峙约有36年
C.此文发表时,北约已经成立50多年
D.北约东扩说明“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A.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
| C.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
| D.国家大权落入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 |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
|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
|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
|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
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 A.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
| B.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
| C.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
| D.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