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资讯 / 名师视角

吴非:教师比学生更需要学习

2023-10-20   启点学   945 浏览

每位教师都可能有自身的教学优势,要敢于“扬长”,但也要敢于“不避短”,善于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当然也包括向学生学习。

我在退休时,曾想到,如果说自己的教育经历有什么值得总结,值得对人说一说的,那可能莫过于把自己教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学生。

我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学生,我把自己教回到课堂,我把自己教回了童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离开课堂之后,我仍然对教育保持着热情,仍然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仍然在思考着学校里和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教育。

1

教师比学生更需要学习

教师职业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这一点,教师自己必须是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因为只有教师知道如何去学,学生才有可能跟随他学习。

承认自己需要学习,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从走上讲台的第一个星期起,我就想到,随“教学”的开始,属于我的学习也开始了。因为面对的这五十多个人,他们的智慧总和必然大于我,我唯一高于他们的,是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然而这种不足道的“优势”会很快消失。

30年以来,高师毕业即从事教学成为常态(近年一些学校才要求“硕士学历”)。我的同事,大多数是在22岁左右毕业来到学校的。在他刚走上讲台时,谁都会认为他的“专业水平”处在并不高的状态;其实,此时的他,缺少的只是经验和资历,一般而言,他的知识水平比工作了十多年的教师要“新”一些。

事实也证明,相当一批教师一生中知识水平最高的时期,就是刚刚毕业的那几年——面包刚刚出炉,“色香味形”俱佳。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熏染,很多教师在繁重的重复劳动中疏于学习,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对他没有吸引力,他已经成为庞大的考试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成为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操作工。

在教学方面,他只要带两轮教学,那些经验和技巧足以应付低水平的中考高考。于是,他很可能停滞徘徊在起点附近,不思进取;而僵死落后的评价机制会很快给他带去显性的利益。在那样一种状态下,初出茅庐时的教育理想很快消磨殆尽,教学激情随之消磨一空,更不用说什么教学风格了,偶尔有过的那一点课堂魅力不过是昙花一现。

根据我国之前的劳动退休制度,如果22岁高师毕业,男教师得工作38年,女教师得工作33年,才到退休年龄。从理论上说,一个人在大学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大可能支撑他站立讲台三十多年;那些知识,也不可能三十多年不过时。如果一名劳动者的技艺永远停留在22岁的水平上,是很可怜的,他所做的工作,新一代机器已能代替他;而一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定格在22岁这个符号上,则是可怕的,因为在以后的三十多年内,他只能用陈旧的方法向学生教授陈旧的知识。

2

教师只有比学生更善学,才可能会教

相比而言,教师的工作很容易走向平庸。

2004年课改开始时,很多老教师反对使用新编教科书——这是我们预计之中的,毕竟课改需要他们多付出一些时间理解消化新教材,而他们感到精力不足了;但没有想到的是,一些中年教师也反对,原因是他们认为“刚刚熟悉教学,进入了平衡期”。

这是多么古怪的一幕!我从这里进一步体会到的是:课改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一旦具体到教师的专业提升意识,便会出现的这种惰性或是职业倦怠。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各种误解,也在于教师自身没有把教学当作“专业”,需要能力的提升。

教师只有比学生善于学习,他才可能会“教”,因而才可能是“师”;也只有比学生更知道需要学习,他的“教”才可能是有价值的。

回顾自己的教育经历,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撑,就是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发现问题,并始终正视问题,重视个人思考的价值。

要有“问题意识”。我是个愿意“相信”的人,但我更加尊重事实,希冀发现真相,这就让我不断地发现周围的问题,从课堂,从教科书,从学生的反应,从检测与考核评价,从学校的教育行为……那些年,我对语文教育产生的疑问,日后都成为我的教学与科研的出发点;由此而生的相应的思考,以及为寻找出路所作的探索,对后来从事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乃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都起了重要作用。

语文教育,延伸到全部的基础教育,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时下的学科教育为什么经常违反教育常识?目前的考试制度及形式有没有改革的可能?基础教育中,怎样体现“法的精神”?……这些问题,直到现在,我仍然在不停地思考。 

3

教师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学生

教育不能仅仅凭借爱心,也需要智慧。仅仅有对教育的热爱,不一定能胜任教学任务。前年,和一位心脏外科专家交流,说起爱心与智慧的话题,他说:“我不太同意社会的一般看法,我认为智慧比爱心更重要:医术高超,病人的痛苦就少;以儿童心脏手术来说,胸腔打开的时间越短越好;仅仅有爱心,可能不行。”——行医与教学未必是一回事,但他的话也令我深思。对一名富有爱心的教师而言,他可能先得有智慧;行医是“救命”,或许是千钧一发,而“教育”将长久地影响人的一生,因而,教师的“术业”可能更重要了。

“了解自己”,是学习的起点。多年来,我深切地感到,我的智慧是有限的,好多领域的知识我不了解,好多应当读的书我没读过,这就让我始终把继续学习当作生活的主要内容。每位教师都可能有自身的教学优势,要敢于“扬长”,但也要敢于“不避短”,善于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当然也包括向学生学习。——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学习他不是为了成为“他”,而是为了成就“我”。有这样的意识,就能不断开拓学习的新途径。

我在50岁时参加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在长期的工作中,认识了很多比我年轻的教师,我只注意他们强于我的地方,这样,我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学到了更有趣的知识。如果我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时有感悟。

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发现了更多有趣的问题,探究与思考使自己能以学习为乐事。退休了,我发现自己真的比30年前聪明了一些,在对职业的认识上有了新的高度,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来源 | 名家论教E

上一篇: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学习?这些科学道理家长一定要了解|关注
下一篇: 2022中考开考!这30条迎考经验送给考生!
最新资讯
深度学习如何在课堂中真实发生?从这五件事做起
深度学习如何在课堂中真实发生?从这五件事做起
2023-10-20
名师视角
1431
郭华:落实新课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郭华:落实新课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2023-10-20
名师视角
1980
朱永新:完美教室什么样?
朱永新:完美教室什么样?
2023-10-20
名师视角
1301
叶圣陶: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
叶圣陶: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
2023-10-20
名师视角
1363
朱永新:教育为生命而存在——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朱永新:教育为生命而存在——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2023-10-20
名师视角
1225
朱永新:想要培养好孩子,不得不遵守的九大教育定律!
朱永新:想要培养好孩子,不得不遵守的九大教育定律!
2023-10-20
名师视角
1228
魏书生:五个着力点,让学生自育自学不再是空谈!
魏书生:五个着力点,让学生自育自学不再是空谈!
2023-10-20
名师视角
1555
李希贵:如何让孩子的学习回归内动力
李希贵:如何让孩子的学习回归内动力
2023-10-20
名师视角
1222
热点资讯
致参加新疆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考生的一封信
致参加新疆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考生的一封信
2024-11-28
高考快报
582
2025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报名问答
2025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报名问答
2024-11-25
中考政策
582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等工作问与答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等工作问与答
2024-11-22
中考政策
654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报名即将开始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报名即将开始
2024-11-20
中考政策
734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报名通告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报名通告
2024-11-19
中考政策
689
关于举行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的公告
关于举行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的公告
2024-11-19
高考快报
652
2025年福建省泉州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5年福建省泉州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4-11-11
中考快报
780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4-11-11
中考快报
643
[声明]本网部分资讯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