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日常的管理程序 例如:出勤规定、补交作业的程序,分发和收集学习用品,去洗手间的管理,等等。 NO.18 不要给学生贴标签 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同时,我们也有义务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NO.19 不要因为某个学生
而去惩罚全班同学 无辜的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样做只能导致全班学生(可能还包括学生家长)站在你的对立面。 NO.20 在学生表现好时积极鼓励 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只是为了寻求他人的关注与赏识。 给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可以通过适宜的行为表现而获得关注。 NO.21 准备一些“弹性”作业活动 例如,小组的“头脑风暴”、字谜、复习游戏等,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如教室停电、客人来访、有学生生病、有的学生提前完成作业或考试等),让学生做这些作业。 NO.22 不要轻易请家长
或把学生带去校长室 如果你频繁这么做,只能表明你的课堂管理存在问题。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招致更严重、更频繁的不良行为。 NO.23 把学生“请”到教室外面
并不是有效的惩罚手段 你可能因此而承担相关责任。 此外,很多学生发现教室外面的事物是比课堂更有趣,尤其当学习内容相对枯燥的时候。 NO.24 对于顽固的学生问题
可以与学生签订“契约” 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质和原因,并允许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帮助学生制定计划,签订师生“契约”,逐步改正不良行为。避免言语攻击。 NO.25 遇到问题,学会求助 如果有些问题让你感到棘手,积极征求他人的建议,向你的校长、有经验的老师、学校心理专家、学校的顾问等咨询,他们可能曾经遇到过和你同样的问题。 多方寻求不同的观点,从他们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如果你能向他们讨教,他们也会有成就感。 班级管理见仁见智,一套正确的班级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助力班级班风学风建设。 教师继教在线 ,赞27
来源 | 教师继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