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资讯 / 教研活动

教育是生命的和谐律动

2023-06-05   启点学   902 浏览
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走进生命的过程:走进自己的生命,才能了解自我,对人性有深入的思考;走进他人的生命,才能真正尊重他人,对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有更深入和系统的思考。   走进生命才会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生命与生命之间才会产生和谐的律动。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个联动的过程。学生跟着教师动,教师跟着校长动,校长跟着时代的脉搏动,这种“动”和谐且有节奏,是为“律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从立德树人的目标上说,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从课程建设的意义上说,教育是完善人的科学;从课堂教学的意义上说,教育是培育人的艺术。   01  教育要有根有魂有本有源 有根、有魂、有本、有源是教育成为“生命的和谐律动”的内涵实质。   教育要有根。教育关注的是每一个生命,生命无处不在。教育有根,就是要尊重生命,呵护学生成长。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将关照对象从知识转向人,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作为根本目标。   教育要有魂。教育要关注每个生命独特的生活节奏和规律。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都有其内在规律,学习有认知规律,学校有发展规律,时代有变化的规律。教育有魂,就是要尊重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教育要有本。教育者应始终坚守初心,去除那些不和谐、短视、急功近利的做法。教育有本,就是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努力构建良好育人生态。   教育要有源。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励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高品位文化艺术、精神生活的追求。教育有源,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应对和解决精神危机、信任危机、环境危机和人文危机。   02  如何才能让生命和谐律动 践行“教育是生命的和谐律动”的思想理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过程以及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目标要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体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只是让人掌握知识以改造客观世界,也应该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帮助他们理解世界,探索未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平衡、和谐。就学校教育而言,关注生命就是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诉求,既要努力帮助学生补短板,也要搭建舞台让学生发展特长、展现自我,使每个生命都得到充分生长,绽放独特光芒。   教育途径和方法要和谐。“和谐”一方面指的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实现平衡的能力,因此,教育应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意志、体魄等方面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平衡还包括处理好与外界和社会的关系,所以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为学生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并帮助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谨慎。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学会处理、解决冲突和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教育中不同元素之间适度协调、统一、平衡,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稳定、和谐、有序的状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纵向上,不同教育阶段之间要进行学段融通的一体化设计;横向上,不同方面的教育内容要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好的教育一定是和谐的、美的教育。   教育过程要随规律而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它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形成教育者和学生良性互动的局面。教育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教育过程应该注重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让学生在动态、活泼、多元的情境中学习,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更掌握学科思想方法,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律动是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是生命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规律。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生命的和谐状态。教育过程要律动,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随便乱来,也不能轻易“试错”。教学要遵循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学科知识的复杂性,思维能力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比如从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认知逐渐深化、关注范围逐步扩大等。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是有规律的,因为时代背景在变化发展,教育资源和教育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进入深化综合改革时期,我们对“教育是生命的和谐律动”这一命题应有新的思考,“双减”政策背后的教育生态重构、“五育并举”育人方针的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实现,等等,都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内部及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更加注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对教学质量、育人水平进行科学地评价,与新时代的新要求同频共振。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

上一篇: 教育呼唤充满精气神的教师
下一篇: 叶澜: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
最新资讯
从“听、看、说”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课堂评判指标,告诉你如何评价一堂课 | 供参考
从“听、看、说”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课堂评判指标,告诉你如何评价一堂课 | 供参考
2023-10-20
教研活动
1770
怎样让孩子们喜欢学校?
怎样让孩子们喜欢学校?
2023-10-20
教研活动
1628
小学校长应有三“气”
小学校长应有三“气”
2023-10-20
教研活动
1675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4个维度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4个维度
2023-10-20
教研活动
2363
张华:新课标,到底新在哪?
张华:新课标,到底新在哪?
2023-10-20
教研活动
1595
“萝卜+萝卜=萝卜”的教研,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改进?
“萝卜+萝卜=萝卜”的教研,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改进?
2023-10-20
教研活动
1583
特级教师王海军:磨课究竟磨什么?该怎么磨?
特级教师王海军:磨课究竟磨什么?该怎么磨?
2023-10-20
教研活动
1585
储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储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2023-10-20
教研活动
1599
热点资讯
致参加新疆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考生的一封信
致参加新疆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考生的一封信
2024-11-28
高考快报
582
2025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报名问答
2025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报名问答
2024-11-25
中考政策
582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等工作问与答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等工作问与答
2024-11-22
中考政策
654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报名即将开始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报名即将开始
2024-11-20
中考政策
734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报名通告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报名通告
2024-11-19
中考政策
689
关于举行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的公告
关于举行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的公告
2024-11-19
高考快报
652
2025年福建省泉州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5年福建省泉州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4-11-11
中考快报
780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2024-11-11
中考快报
643
[声明]本网部分资讯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