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mol·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
Ksp[Fe(OH)3] =2.6×10-39; Ksp[Cr(OH)3] =7.0×10-31;
Ksp[Zn(OH)2] =1.0×10-17; Ksp[Mg(OH)2] =1.8×10-11;
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溶液的pH最小
A.Fe3+ | B.Zn2+ | C.Cr3+ | D.Mg2+ |
在同温同压下,将由H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200 mL引发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仍为200 mL。下列对化学反应状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若反应后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一定是Cl2没有完全反应 |
B.若反应后的气体没有颜色,则一定是H2和Cl2都已完全反应 |
C.若反应后的气体略带黄绿色,则一定是H2已完全反应 |
D.若反应后的气体遇水显漂白性,则一定是Cl2未完全反应 |
如图所示:若关闭弹簧夹Ⅰ,打开弹簧夹Ⅱ,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
A.浓硫酸 | B.NaOH溶液 |
C.Ca(OH)2溶液 | D.NaCl溶液 |
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颜色相同 |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
C.都含有H+ |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
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以采用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 B.酚酞试剂 |
C.碳酸钠溶液 | D.紫色石蕊试剂 |
右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烧瓶内充满氯气,底部有一层细沙(不参与反应),玻璃导管下口b处塞有一小块钠。从a口伸入一根细铁丝把钠块捅下去,再用滴管从a口滴下一滴水,恰好落在钠块上,立即剧烈反应(已知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下列对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充氯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B.反应中,烧瓶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玻璃导管只起到定位加入钠和水的作用 |
D.烧瓶中Cl2可能参与四个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