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若关闭弹簧夹Ⅰ,打开弹簧夹Ⅱ,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
A.浓硫酸 | B.NaOH溶液 |
C.Ca(OH)2溶液 | D.NaCl溶液 |
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下列关于氯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 | B.有毒 | C.黄绿色 | D.有刺激性气味 |
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O2 | B.Cl2 | C.SO2 | D.N2 |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后,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根据电极产物,电解过程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自始至终只产生H2 |
B.电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 |
C.电解过程中,Na+和SO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
D.第一阶段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混合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HCl |
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2 mol SO2+ 1 mol O2 | B.4 mol SO2+ 1 mol O2 |
C.2 mol SO2+ 1 mol O2+ 2 SO3 | D.3 mol SO2+ 1 SO3 |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淀粉KI溶液中变蓝,说明Cl2具有氧化性 |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酸性 |
C.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
D.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说明Cl2具有还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