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① 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A.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中:符合 |
| B.灭三代法而尚督责尚:崇尚 |
| C.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劝:鼓励 |
| D.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易:交换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因秦国地形便利不如因普遇之 |
| B.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
| C.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 D.不亦远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 |
| B.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
| C.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 |
| D.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 |
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作者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 |
| B.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 |
| C.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作者所论的不可“趋时”,“中侈君张吾之宠”的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
| D.文章开门见山,摆出苏轼的观点,然后通过对秦国发展历史的分析,驳斥了苏说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证严密,逐层深入,是一篇典范的史论。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
译文:
(2)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
译文:
(3)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
译文:
读图回答26—27题。
图中②城市西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冷海水上泛所致 | B.位于密度流海区 |
| 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 |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
图中的四个城市,其气候特点与下图相符的是

|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读两国轮廓图,回答24—2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国面积相当 | B.甲、乙两国均位于非洲 |
| C.乙国濒临比斯开湾 | D.甲国位于西半球 |
与乙国相比,甲国
| A.气候炎热干燥 | B.上升气流更强 |
| C.光照强,温差大 | D.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
读图回答21—23题
图中纬线横穿该国的北部和南部,经线纵贯该国的中部地区,且北部和东部临海,判断该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 | B.印度 |
| C.埃及 | D.巴西 |
该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 C.热带沙漠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该国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①光照资源充足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地处交通要道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劳动力素质极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 |
读 10°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9—20题:
关于A、D两山脉和B、E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 B、B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
C、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D、E海沿岸多为海洋性气候关于C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同纬度的西经120o附近也有广阔平原 |
| B.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 |
| C.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 D.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
如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16—18题。
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 A.西高东低 | B.中间低四周高 |
| C.东高西低 | D.北高南低 |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
|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
|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
| 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