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下列摘自《十二铜表法》的条款不能反映这一内容的是
| A.第一表: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 |
| B.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
| C.第七表: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 D.第八表: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 |
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
|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
|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
|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俄国186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
|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农民无偿地得到一块份地 | B.农民不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
| C.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赎买份地 |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
|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