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出井田制实质的是(  )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已经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表反映了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和印度纱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1918.5—1919.4
70891
39251
1919.5—1920.4
34177
138906
增减
-36714
+99655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B.印度纱物美价廉
C.群众性反帝斗争开展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