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结果充分表明了( )
A.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 B.工人运动不成熟 |
C.表明了广大工人已觉悟 | D.工人阶级积极争取政治权利 |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 “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
《世界史编年手册》记载:“1930年6月17日,胡佛不顾一千多名经济学家的反对而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于是其他国家竞相进行报复,到1931年底,约有25个国家采取了报复措施。”这段史料反映了( )
A.世界贸易冲突加剧 |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C.美国开始经济危机 | D.美国全面干预时代到来 |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实质上反映出苏州( )
A.劳资矛盾尖锐 |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C.商品经济发达 | D.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红旗取代了三色旗。74年后,这一幕又重演了一次。有所不同的是,带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旗徐徐下降,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冉冉升上克里姆林宫。这反映了俄国人民( )
A.对十月革命的彻底否定 | B.追求民主政治与民生幸福 |
C.对传统政治体制的认同 | D.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