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内容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分别作恰当的表述。
(1)在商场的广告里: 。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
(3)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
(4)办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0.阅读下面的散曲,回答问题。
子 规①
吴融②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子规:杜鹃鸟的别称,鸟嘴呈红色,叫声类似“不如归去”。 ②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受牵累罢官,流寓湖湘时写下本诗。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子规”常用来抒发_____________之情。
颔联写景有何特点?试做简要分析。
答:本诗是咏物诗,主要突出了物的什么特点?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6分)
画 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是南宋故臣。请赏析菊花的形象。
请赏析本诗的表现手法。(4分)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登高望远,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许多像辛弃疾这样的仁人志士登临的应有之情。这首词也是以此作为触发点的千古抒情名作。 |
B.词的上阕歌颂了两个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然而时过境迁,英雄的功绩也因光阴的流逝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现了辛弃疾复国无望的消极、颓废之情。 |
C.用典是辛词的最大特点,也常被人诟为“掉书袋”。但这首词将历史和现实、古人和自己,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典故岁多,却并不见生硬堆砌的痕迹。 |
D.词中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对英雄业绩的强烈向往,而对统治者的妥协投降、轻率出兵,又表现出深切的忧虑和愤慨,在艺术风格上显得豪放悲壮,沉郁苍凉。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桂州腊夜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注1]。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注2],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赊:长、远。 漏:古时滴水计时的工具。有人认为诗歌颔联中,有一字表意极佳,请选出并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的颈联写景角度有什么变化,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荔枝香近【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④。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④唐代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
词的下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