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N2O4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2(g)N2O4(g) △H=-57.20kJ·mol-1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 达到平衡。
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 减小 NO2的浓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加 NO2的浓度 D. 升高温度

(2)25℃时,1.00g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 ,放出19.14kJ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H=kJ·mol1

(3)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
c(NO2)=0.0300mol·L-1、c(N2O4)=0.0120mol·L-1
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
(4)现用一定量的Cu 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平衡的N2O4NO2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 多少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烷、烯、炔烃燃烧的反应式,有人总结出以下规律:对于烷烃有n(烷烃)=n(H2O)-n(CO2),对于烯烃有n(H2O)-n(CO2)=0,对于炔烃有n(炔烃)=n(CO2)-n(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混合气体由C2H6和C3H4组成。将1.0体积混合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的CO2体积比水蒸气多0.2体积(相同状况下测定),通过计算确定C2H6和C3H4的体积。(设体积单位为升)
(2)某混合气由烯烃和烷烃或烯烃和炔烃组成。组成中可能是两种气体,也可能是多种气体。将1.0体积混合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3.0体积CO2和2.4体积水蒸气(相同状况下测定)。
①判断混合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两类烃组成。
②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简要文字叙述)。
③上述两类烃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取3.40ɡ只含羟基、不含其他官能团的液态饱和多元醇,置于5.00L的氧气中,经点燃,醇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0.560L ,将气体经CaO吸收,体积又减少2.8L(所有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则:3.4ɡ醇中C、H、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____; H______; O_______;该醇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________
(3)烧碱、纯碱均可吸收CO2,当含0.1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 ___________

A、B、C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中的3种单质,甲、乙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

(1)右图反应①~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2)若甲常温下呈液态,A常温下是固态非金属单质,则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若甲常温下呈液态,A常温下是气态非金属单质,则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3)若甲常温下呈气态,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写出A和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若A、B属于同一主族的高硬度单质,则A、甲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

市场出售的某种品牌食品用发酵粉,实际上是由小苏打与一种有机酸式盐(不含结晶水)等物质的量混合物而成。
取一定量发酵粉溶于足量水中,两种酸式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4.48L,将溶液蒸干并干燥,得到一种正盐R,其质量为42g。对此正盐进行下列实验: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许R,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再通过蓝色钴玻璃又见到紫色火焰;②经过元素分析仪测定,R中的碳、氢、氧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86%、1.90%、45.71%;③光谱分析可知R中含有性质一样的两个羟基,且不含亚甲基(CH2)。
试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简要推导过程):
⑴正盐R中所含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R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⑵发酵粉中有机酸式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