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白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被称为“解放者”的 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对上层建筑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
①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机关的改革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④设立银行,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