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发武器的有关资料
比较项目 国家 |
首次试 验年份 |
试验 次数 |
备注 |
美国 |
1945 |
1032 |
— |
苏(俄) |
1949 |
715 |
— |
英国 |
1952 |
45 |
不包括1962年以后与美国共同试验之次数 |
法国 |
1960 |
210 |
— |
中国 |
1964 |
45 |
—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有哪些?(10分)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 (10分)
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A.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 B.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
C.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进行了颁布 | D.在全国普遍实行 |
我国对外开放的体系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
因是
A.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B.实业救国推动了经济发展 |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