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殖民扩张 |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旧文化的态度,在积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的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是再造文明。”体现此新思潮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南怀瑾说“历史的记载,不外人与事。从人的方面来讲,大概又分两个方向来立论,拿旧的观念说:一个是经,一个是权。经是大原则,不能变动,权又叫作权变,就是运用的方法。”就中国近代而言,下列属于“经”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百日维新 |
C.辛亥革命 | D.新民主主义革命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
B.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
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水平的高低 | B.是否出自社会需要 |
C.是否有政府支持 | D.科学家的创新能力 |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