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2009年4月合肥市高三第2次质检)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 这两段话说明         
①   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
②   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   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④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