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中华网》
材料三   1999年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的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因(除材料二所叙述的以外)还有哪些?
(3)材料三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问题有哪些
(4)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德……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抗,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尽管二次大战以后,德……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方式是什么?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有哪些?给德国带来什么后果?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崛起的方式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弹劾之。
(1)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引自何文件?有何局限?19世纪60年代是如何弥补这一局限的?
(2) 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引自何文件?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共性?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
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的障碍。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材料二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⑴ 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的原因有哪些?
⑵ 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所述观点的认识。(5分)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民主与法制萌芽于古代,在近现代历史上不断发展,日臻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有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一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雅典民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民主的现代形式。首先,它完全排除了妇女。进一步来说,它也没有扩及到全部居民,仅仅局限于公民阶级。……然而,在这一范围内,或许有理由说,雅典民主比其现代形式运用得更充分。除十将军外所有官吏均通过抽签选出,所有公职的任期均限定一年……就其是直接的而非代议制的这一事实而论,雅典民主也不同于当代的理想。既然雅典人对被少数声名显赫的人统治不感兴趣,由所有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就差不多每周都开会对所有重大决定进行投票。
材料三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极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这些人就如恩格斯所说的,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在这些启蒙学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遇擦身而过。——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材料五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说明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的不同。
(3)以法国为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说“不合理的东西”的具体表现并概括启蒙思想家为此提出的政治主张。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说明近代中国三次失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机遇的原因。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和法制的认识。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阶段,概括巴西和中国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相似之处(6分)。简述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