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明是一名生物爱好者,一次他在重复孟德尔豌豆实验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选取豌豆的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但分离比并不是预期的3:1,而是出现了高茎:矮茎=35:1。他对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并利用所掌握的遗传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还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以下是他所写的简单研究思路,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1)分析:这种特殊遗传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规律的特殊性。根据遗传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杂种子一代(Dd)变成了四倍体(DDdd)。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有    _ 种,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         的,子二代出现了9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35:1。
(2)为证明以上的分析是否正确,需通过测交实验来测定子一代的基因型。应选择待测子一代豌豆和
   豌豆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实验的结果应该是      
(3)进行测交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从王明对此实验的研究过程,可看出其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甲基绿和比罗红是常用的染色剂,其中DNA用染成色。RNA用染成色,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核呈色,细胞质呈色。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用酒精灯烘玻片的目的是

细胞说建立的过程,有几位家作出了突出贡献,如: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水平的结构,随后,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是由
构成的。1665年,英国的,用观察,发现许多规则的,并命名为。19世纪,德国的,分别研究
,并提出了细胞是,后用显微镜观察了许多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1858年德国的
总结出“”这个理论至今仍未被推翻。

实验设计:验证镍是小麦幼苗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1)方法步骤:
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A、B;
②将A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镍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个;
(2)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个氨基酸和个天门冬氨酸;
假设20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5,由四条肽链共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约为______

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示__________,③示__________,⑥示__________。该化合物有_______种氨基酸,造成这种不同的基团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组成此化合物氨基酸的分子量平均为128,则此化合物的分子量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