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身 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选自《艾青诗选》)
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 击。那么,诗人笔下的礁石成了怎样一个形象?
诗中礁石的象征意味是什么
诗人运用了手法,赋于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征之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0)
望 海 楼
米 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虞 美 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谈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出对第三个整句(即“不管……宽余”)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
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
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

对诗人引用的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这句话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比喻时间的流逝,告诫人们,要努力创造美好的事物。
B.诗人借用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
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孔子的话是一个比喻句。

对下片第三个整句(即“更立……平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指的是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长江。
B.“石壁”指计划要建的三峡大坝,“巫山”即巫山山脉,长江横截穿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C.“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出自《高唐赋》。
D.“高峡”指巫峡,“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库。

对整首词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丰富奇特的想像
B.巧妙地引用歌谣
C.借用古语来过渡和抒情
D.用神话故事来烘托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

诗人写“神女”之“惊”,对赞颂“宏图”有什么作用》不写“长江流水”,而写“巫山云雨”,用意何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