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 不 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九月”句意思:寒风吹落木叶,妇人们为征夫准备冬衣。“流黄”:一种绢,此处指帷帐。
(1)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确定两个特点,适度展开)。
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词作,联系其写作背景,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家信至有感
【清】吴兆骞①
牧羝沙碛。待风鬟,唤作雨工行雨。不是垂虹亭②子上,休盼绿杨烟缕。白苇烧残,黄榆吹落,也算相思树。空题裂帛,迢迢南北无路。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③偏萦离绪。锦字闺中,琼枝④海上,辛苦随穷戍。柴车冰雪,七香金犊⑤何处?
【注】①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旋以科场蜚语舞弊案,受到牵连,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二十三年。
②垂虹亭,吴江名胜。
③抵死,终究,总是。
④琼枝,即玉树、琼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人物。
⑤七香金犊,用多种香料涂饰过的,让金黄色的小牛驾着走的车。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2)古人说“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儿女情”与“英雄气”似乎是对立的。这首词中作者却说“儿女心肠英雄泪”,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1)第一句两个“尽”字好在哪里?
(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略加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08广东卷)
木芙蓉 (吕本中)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如何理解词中的“绿肥红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