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 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 宋神宗煕宁七年(1074)四月,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1)词的上片所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游 月 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①。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请简析首联第一句中“冷”字的好处。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春寒
陈与义①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①本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①金黾: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黾。②东阳:今浙江金华县。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