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
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
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
②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 ------------------、的特点。(2分)
③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5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个性化医疗”下定义
①个性化医疗是一种更加个性化、准确的治疗方案。
②个性化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③这种治疗方案在诊断阶段就明晰患者基因。
④这种治疗方案给患者明确服用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时间。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从“万里”、“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诗歌的颔联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该诗题为“听筝”,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
答:

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