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
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
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
②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 ------------------、的特点。(2分)
③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5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乌纱:泛指帽子。
该诗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结尾,韵味悠长。联系全诗,分析其艺术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答: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本诗是如何表现“暮过山村”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园霜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寒花:菊花。
诗的第一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诗的三、四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借助“画眉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简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及作用。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