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4中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某拿酸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
| B. |
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 C. |
丙中含有2周期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
| D. |
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FeCl3、Na2O2、CuS均可由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
|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 |
| C.“溶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碳酸钙与水、CO2的反应 |
| D.氢氧化铝、碳酸铵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下列关于202 78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2 78Pt和198 78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
| B.202 78Pt和198 78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
| C.202 78Pt和198 7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
| D.202 78Pt和198 78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
| B.Na2O2晶体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
| C.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 |
|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氮能使织物褪色,对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
| B.小苏打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
| C.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水的杀菌消毒 |
|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 ① |
Cl2 |
FeBr2 |
/ |
Cl- |
|
| ② |
KClO3 |
浓盐酸 |
/ |
Cl2 |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