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和徐都曹 ①
[南朝齐]谢眺
宛洛 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 ③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萌道周。东都已俶载 ④,言归望绿畴。
【注】①徐都曹:徐勉。都曹,官名。②宛洛:南阳和洛阳,这里指建康。皇州:帝都,指建康。③结轸:停车。④俶载:指农事伊始。
(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A.《乐府诗选》
B.《古诗菁华》
C.《诗余选集》
D.《律诗集粹》
(2)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述与写景结合
B.寓情于景物之中
C.用典而不失自然
D.铺陈和比喻兼用
(3)你认为本作品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从军行
(唐)崔国辅
塞北胡宿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倫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寒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注】①营州:唐代州名,北接契丹。の偷道行:秘密行军,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R.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边塞诗。
C."将军马亦瘦"句写粮草耗尽而战马变瘦。
D."刀光照寒月"句写刀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畅 C.深沉含蓄 D.刚劲凝练
(3)扣住"传闻"二字,赏析"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和州刘使君 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C.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E.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