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 ,原因是。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建议。
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同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丈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阎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该区域河流的主要特点。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家庭经营,种植的作物中均有 。
(4)甲图所示的国家建立了全国 系统,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研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修建 ,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治理的措施是 。
读图(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
(3)从昼夜半球看弧NMS为__________ (晨或昏)线。
(4)已知A点地方时为12时,则M点地方时为 点。
(5)若物体从A点向正北方向作水平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物体实际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28-31日,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福州隆重开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扩大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有效实现梯度转移,直接推动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共生多赢的格局。
材料二: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
(1)泛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珠三角地区特色农业各是什么?
(2)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区位、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泛珠三角合作的有利条件。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与布局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