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 姓名 |
生卒年代 |
著作 |
| 李时珍 |
1518~1593 |
《本草纲目》 |
| 徐光启 |
1562~1633 |
《农政全书》 |
| 徐霞客 |
1586~1641 |
《徐霞客游记》 |
| 宋应星 |
1587~? |
《天工开物》 |
从上述材料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 )
①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开始介绍西方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 B.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
| 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焓变 |
D.同温同压下,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 不同 |
【原创】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 A.0.2mol·L-1氨水中滴入0.2mol·L-1CH3COOH溶液可能存在:c(NH4+)-(CH3COO-)>c(OH-)- c(H+) |
| B.pH=5.6的NaHSO3溶液:c(Na+)>c(HSO3-)>c(H2SO3)>c(SO32-) |
| C.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Na2SO4固体,Ksp(BaSO4)变小 |
| D.若POH=-lgc(OH-),则PH=3的盐酸与POH=3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
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如通常所说的“铁三角”、“铝三角”等。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SO4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改编】参照反应Br+
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
| B.加人催化剂,可提高HBr的产率 |
| 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
| 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同程度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