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姓名 |
生卒年代 |
著作 |
李时珍 |
1518~1593 |
《本草纲目》 |
徐光启 |
1562~1633 |
《农政全书》 |
徐霞客 |
1586~1641 |
《徐霞客游记》 |
宋应星 |
1587~? |
《天工开物》 |
从上述材料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 )
①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开始介绍西方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酒精中的水,先加生石灰再用蒸馏法 |
B.分离碘和氯化钠,用升华法 |
C.分离四氯化碳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分液法 |
D.分离KNO3和氯化钠,用过滤法 |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
A.NH3 | B.H2S | C.HCl | D.O2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B.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 |
C.稀释浓H2SO4时,将蒸馏水沿容器内壁缓慢倒入浓H2SO4中,并及时搅拌 |
D.在蒸发NaCl溶液得到NaCl晶体的实验中,必须待蒸发皿中的水分全部蒸干后才能撤去酒精灯 |
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Na+和Li+ | B.H2O和H3O+ | C.CO和CO2 | D.NO和CO |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中提出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的是
A.玻尔 | B.道尔顿 | C.汤姆生 | D.卢瑟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