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 |
CO2 |
H2 |
CO |
H2O |
甲 |
amol |
amol |
0mol |
0mol |
乙 |
2amol |
amol |
0mol |
0mol |
丙 |
0mol |
0mol |
amol |
amol |
丁 |
amol |
0mol |
amol |
amol |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 B.乙>丁>甲>丙 |
C.丁>乙>丙=甲 | D.丁>丙>乙>甲 |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只改变一个条件,则下列对图像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图①说明此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图②说明NO2的转化率b > a > c |
C.图③说明t秒时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 |
D.图④说明生成物D一定是气体 |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H2SO4洗净并灼烧 |
B.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向10%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O4溶液 |
C.配制浓H2SO4、浓HNO3混合酸时,首先向试管里放入一定量浓H2SO4 |
D.上升纸层析实验中,将试液点滴浸没在展开剂里,静置观察 |
常温常压下,下列气体混合后压强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NH3和Cl2 | B.NH3和HBr | C.SO2和O2 | D.SO2和H2S |
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有一步反应为:Fe3O4(s)+3H2S(g)+H2(g)3 FeS(s)+4 H2O(g),其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H2S是还原剂 |
B.脱除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 |
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 |
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镀锌铁皮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 |
B.电解池的阴极材料一定比阳极材料活泼 |
C.将铁器与电源正极相连,可在其表面镀锌 |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