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
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
A.陈子昂 | B.孟浩然 | C.杜甫 | D.杜牧 |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
C.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
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
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
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
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
下表是根据司马迁《史记》整理的历代统治者的治国之策。该记载反映了()
君主 |
秦武公 |
秦孝公 |
秦慧文王 |
…… |
措施 |
十年(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
……十二(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
……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
…… |
A.历代秦国统治者都穷兵黩武
B.秦朝对外战争致使民不聊生
C.郡和县在秦统一全国之前就已出现
D.秦灭六国得益于正确的战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