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目,共22分。
愚 溪 对
柳宗元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呕泄;藏石走濑,连舻糜解;有鱼焉,锯齿锋尾而兽蹄,是食人,必断而跃之,乃仰噬焉。故其名曰恶溪。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故其名曰弱水。秦有水,掎汩泥淖,挠混沙砾,视之分寸①,眙若睨壁,浅深险易,昧昧不觌,乃合泾渭,以自彰秽迹,故其名曰浊泾。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恶、弱,六极②也;浊、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与美,为子所喜,而又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柳子对曰:“汝诚无其实。然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避是名耶!且汝不见贪泉乎?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光溢于目,思以两手左右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贪焉犹以为名,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愚者伏。用者宜迩,伏者宜远。今汝之托也,远王都三千余里,侧僻回隐,蒸郁③之与曹,螺蚌之与居,唯触罪摈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闯闯以守汝。汝欲为智乎?胡不呼今之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以生育天下者使一经于汝而唯我独处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是则汝之实也。当汝为愚而犹以为诬,宁有说耶?”
曰:“是则然矣,敢问子之愚何如而可以及我?”
柳子曰:“汝欲穷我之愚说耶?虽极汝之所往,不足以申吾喙;涸汝之所流,不足以濡吾翰④。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无知,冰雪之交,众裘我絺;溽暑之铄,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吾荡而趋,不知太行之异乎九衢,以败吾车;吾放而游,不知吕梁⑤之异乎安流,以没吾舟。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于是溪神深思而叹曰:“嘻!有余矣,其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而辞。一晦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
[注]①分寸:指很近。②六极:疾、忧、贫、恶、弱、凶六种不好的事情。③蒸郁:闷热的雾气。④翰:毛笔。⑤吕梁:水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藏石走濑,连舻糜解 濑:湍急的流水
B.有饮而南者 南:往南方
C.汝欲穷我之愚说耶 穷:彻底弄清
D.不足以申吾喙 喙:言论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且汝不见贪泉乎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①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C.①是则汝之实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①因俯而羞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作者自嘲为“愚”的一组是( )
①柳子名愚溪而居
②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
③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是则汝之实也
④涸汝之所流,不足以濡吾翰
⑤冰雪之交,众裘我絺
⑥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有关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与《愚溪诗序》一样,也借溪名为题,假托自述己愚以发泄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
愤懑,对当时善恶颠倒、愚智莫辨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猛烈的抨击。
B.文章采用灵动变化的对话形式,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比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作者的种种“愚相”,表达了自己虽面对黑暗现实而坚持“不知怵惕”的决心。
C.溪神自我表白的一段话,正是作者对自己的看法。作者笔下的自我,是一个反常背俗的形象,表面看来是自矜自负,实际上是自嘲自责。文章笔墨恣肆而条理井然,诙谐戏谑而寓意深长。
D.作者通过对“溪神”的回答,隐晦曲折地说明:愚者是“诚无其实”的,只不过被那些称为“智者”的人看成“愚”罢了。自己被当作罪人贬到“远王都五千余里”的永州,只不过是因为触犯了那些自称“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的势力而已。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3分)
译文:
(2)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3分)
译文:
10.给文中一划线处断句:(4分)
胡 不 呼 今 之 聪 明 皎 厉 握 天 子 有 司 之 柄以 生 育 天 下 者 使 一 经于 汝 而 唯 我 独 处 汝既 不 能 得 彼 而 见 获 于 我 是 则 汝 之 实 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埒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编者有改动)
【注】 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恸过人,杖而后起 杖:拄拐杖 |
B.兼卫尉江淹出奔 奔:逃亡 |
C.皆酬太官馔直 直:同“值”,价值,价钱 |
D.帝将幸稷宅 幸:宠幸,喜爱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稷以刘氏先执此伎 ②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
B.①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 ②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 |
C.①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 ②稷性明烈,善与人交 |
D.①奉禄皆颁之亲故 |
②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的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 |
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恰逢唐宇之之乱,他都督城内诸军事保全县境。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 |
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 |
D.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3分)
译文:
(2)出告反面,如事生焉。(3分)
译文:
(3)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4分)
译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高登传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①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②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蛮貊:我国古代对南方和东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②丞相:指秦桧。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士民丐留不获丐:赐予 |
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项目 |
C.谋中以危法中:中间 |
D.属登母死舟中属:恰逢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 B.①②⑤ |
C.②③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朝廷下诏押送他去静江府监狱。 |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
把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译文 。
(2)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译文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宝绘堂记(苏轼)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下列各句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结髦:编织 |
B.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锻炼:指体育锻炼 |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薄: 轻视 |
D.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留:滞留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为人取去 | B.①虽微物足以为乐 ②而求文以为记②而乐之终身不厌 ![]() ![]() |
C.①亦聊以寓意焉耳 | D.①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 |
②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②岂不欣然接之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 | B.轻死生而重于画, |
C.屏远声色 |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
B.本文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等整句,加之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
D.本文引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推:推崇 |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将:做将领 |
C.月靡粟万计靡:浪费 |
D.士及麾下遁去遁:逃跑 |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
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
C.于胜小敌何有(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
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原句:自高其能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惟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故不登公位。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薄敛,不受赗①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②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后汉书·羊续传》)
注释:①赗:fèng,送车马等给人办丧事。②赙:fù,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大将军窦武府辟:征召 |
B.属县余贼并诣续降诣:到……去 |
C.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杜:杜绝 |
D.顾敕秘曰敕:皇帝发布诏令 |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羊续“宽宏大度”和“为政廉洁”的一项是( )
A.续为上言,宥其枝附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
B.赋与佃器,使就农业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
C.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 |
D.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遗言薄敛,不受赗遗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羊续凭借忠臣子孙的身份被授予郎中;后因罹政治风波远离宦海十多年,其间,淡泊宁静,恬然自安。 |
B.羊续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后,在赴任途中,微服私访,询问风俗民情,了解各县情况。 |
C.羊续为政清廉,府丞曾向他贡献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向他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那些鱼拿给他,以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献。 |
D.中平六年,汉灵帝拟任命羊续为太尉,当时拜位三公的人都要向东园交纳礼钱上千万,灵帝命令宦官监督此事。但羊续终因清贫节俭而没能位登三公。 |
把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2)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