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一:2002—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年份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7703 |
8472 |
9422 |
10493 |
11759 |
13786 |
15781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
2476 |
2622 |
2936 |
3255 |
3587 |
4140 |
4761 |
表二:2002—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7.7 |
37.1 |
37.3 |
36.7 |
35.8 |
36.3 |
37.9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6.2 |
45.6 |
47.2 |
45.5 |
43.0 |
43.1 |
43.7 |
注: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材料二: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农村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处理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上的表现,是统筹兼顾的表现。
(1)表一和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表一与表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述其理由。(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辨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方针政策的正确性。(12分)
(4)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8分)
2009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空前,安排新开工项目80项,新增投资规模为1.5万亿元,这将拉动机械、冶金、建筑、电力、计算机等一条万亿元产业链的发展。当前,钢材、水泥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已出现大幅度回落,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能够实现铁路的低成本发展。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铁路运输能力“瓶颈”会被打破,“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将基本消除。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我国加速推进铁路建设正当其时。
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份合资建成的公司。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也促进苏丹建成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事实证明,中苏石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2)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哲学依据。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实践没有止境,宪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根据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的新经验和新认识,及时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的某些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使宪法成为反映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宪法。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
2007年适逢邓小平诞辰103周年,全国各界展开了各种纪念活动。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纪念会上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说明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的道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尤其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请联系材料阐明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