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 )
A. | 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 B. | 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
C. | 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 D. | 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入人心 | B.法制代替人治 |
C.变法违背民意 | D.变法最终失败 |
一位史学家说:“公元前356年是改革家商鞅开始革命性地变革秦国制度的年代。”商鞅变法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A.奖励耕织 | B.奖励军功 | C.废井田,开阡陌 | D.建立县制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未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徒,轻迁徒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材料的思想实质是
A.民贵君轻 | B.重农抑商 | C.施行仁政 | D.闭关锁国 |
古代某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芍陂 |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
A.促进了牛耕技术的推广 | B.推动了水利的兴修 |
C.出现了著名的冶铁中心 |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