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中国发展不会威胁世界和平,请说明中国将走和平发展道路。
(2)把GDP视为一个国家强弱的主要衡量标准,并不准确。请指出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3)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任何人预言“中国未来的国际影响”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顾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新的时期对党赋予了哪些时代要求。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2004年,我们是在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前进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居民收入增加。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温家宝总理对我国形势的分析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请加以简要分析。

欧盟已由原来的15个国家扩展为25个国家。这一变动,对中国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中国的商机进一步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后加入的10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与中国接近,因贸易摩擦而导致中国与一些欧盟国家的经济关系紧张,是今后存在的隐忧。谋求双方磋商友好解决争端,将有利于中国与欧盟在对外贸易中实现双赢。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材料一:在20世纪,科学的进步在为人类创造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发展后遗症问题,危及人类的安全。材料二:英美媒体惊爆邪教克隆人内幕。如果国际社会不联合采取紧急措施的话,那么地球上第一个克隆人可能很快诞生,并且将出自邪教之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科学。

“回首2009年,总有一种责任鼓舞我们继续向前。以‘责任中国’为题的人民网年度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大网民的投票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与网友共享光荣和责任。”
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上述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