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 )
A.飞机的研制成功 |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
C.蒸汽机的不断改良 | D.发电机的创制成功 |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北京条约》签订后 |
C.《辛丑条约》签订后 | D.《马关条约》签订后 |
一幅名为“辞退俾斯麦”的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该是()
A.联邦议会 | B.内阁成员 | C.帝国议会 | D.德国皇帝 |
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不同在于()
A.必须对议会负责 | B.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
C.提名组成内阁政府 | D.是国家元首并拥有行政权 |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
B.实现了民族独立 |
C.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
D.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