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玄宗奇之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B.儿女饿殍者数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乃溯沿湘流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时琯为宰相                     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11.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  )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3分)
⑵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3分)
⑶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③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
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
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①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③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乡人朱并,性佞邪素:朴素。 B.至乃捐城爵委:丢弃。
C.俭可得纵:即使。 D.大将军、三公并辟并辟:同时征召

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张俭.“望门投止”,能得民救助的原因的一组是_______
①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②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③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④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⑤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宗亲并皆殄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张俭为人刚正不阿,且淡泊功名,见刺史不称职,就称病不做秀才,对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也敢冒死弹劾。
B.毛钦也很敬重张俭,但他有命在身而不便直说,所以用蘧伯玉的耻于独作君子的德义来暗示李笃,自己也具仁义之德。
C.张俭晚年颇受器重,但他对政事已经感到厌倦,官府多次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因为家中比较富裕,灾荒时能倾尽财产,济助百姓。
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任,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没再参预过政事。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2)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对下列四句中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神明:神清气爽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骐骥:骏马
D.鸡豚狗彘之畜畜:蓄养

下列加点的字的用法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描述了发展生产的措施及效果,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的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
B.第二段文字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两方面来“劝学”,阐明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C.第一段文字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具体说包括以下几层意思:发展生产、关心民生、兴办教育、招贤纳士、广开言路。
D.第二段文字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翻译题
(1)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于是王召见,……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找出各项加线字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召有司 B.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C.复举剑之,武不动 D.一时收,上下肃然

下列各项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决(依仗)约不偿城 B.礼节甚(傲慢)
C.安帝(素常)闻衡善术学 D.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抵押)

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下列加线字中,与“宁许以负秦曲”的“负”词性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城不入,臣请璧归赵 B.反欲两主
C.空以身草野 D.大将军邓骘其才

下列句子中与“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请选出都能表现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入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以一言意寤:通“悟”
B.见上连年治太子狱:案件
C.朕之不,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德:恩德
D.巫蛊之祸及士大夫流:殃及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敦厚”的一组是()
①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②公独明其不然
③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④劝上施恩惠,缓刑罚
⑤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⑥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千秋为人敦厚,敢于直言。他在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郎官期间,恰遇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事情过了很久,仍没有放弃上呈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
B.车千秋“特以一言寤意”而取相封侯。皇上看了车千秋的上书,认为是高庙的神灵让他来开导自己,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
C.车千秋处事智谋,居位尽责。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就借祝寿机会宽解皇上;还经常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怡养精神。
D.车千秋位居丞相,顾全大局。武帝驾崩,他与霍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他对此始终没有发表异议,因此很受霍光敬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


(2)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注]楮币:纸币蹇驴:跛驴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可诸君子间厕:置身。
B.又随笔写讫:完、罢。
C.之谷惠:恩惠。
D.客宿止:留住。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欲一见不能吾尝终日思矣
B.先生岂人邪尔无忘乃父之志
C.试问徽之先生在君以知燕王
D.告以特来候谢意东割膏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不理睬他。
B.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的办法。
C.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人敬重。
D.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译文:
(2)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
译文:
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