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是2009年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回答(1)—(4)题。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②扩大就业→保证居民收入→鼓励居民储蓄→拉动消费需求
③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商品出口→扩大外需→促进经济增长
④实施家电下乡→促进农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历史表明,每一场大的危机常常伴随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复苏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A.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商品价值量的增加 |
B.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出大量的劳动产品 |
C.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 |
D.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
2009年3月3 日,浙江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国家实施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做法是
A.运用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 B.运用货币政策调节企业行为 |
C.运用行政手段调整经济结构 | D.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环境保护 |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②绝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才有助于社会安定和谐 ③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④要注重社会公平制度的建设,理顺分配关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开辟“第二曲线”的问题。当前,中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GDP增长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中央政府需要有效制约地方政府的行为。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央政府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依据。
2008年12月5日,我国政府公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广泛关注。社会各界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对《方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有48643条。
国家相关部委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汇总,认真研究吸收,完善方案。随后,我国决定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降低成品油价格;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其他相关问题作出了科学安排。
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我国政府就《方案》广泛征求意见的做法。
材料一:温家宝同志十一全国人大二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建的主线。
(1)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了哪些规定?
(2)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3)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体现,请简要分析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
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他、程序化,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