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唐·郑谷) 题菊花(唐·黄巢)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月枝头近鬓毛。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路湿秋香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 他的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题解:自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名句出,文人墨客常借赞咏菊花之孤标傲世,表现自己的清高绝俗;而黄巢写菊花不落窠臼,别开生面,推出全新的境界。
注释:飒飒:风声,多指秋风声。
犹言:他年我若当上皇帝,定将改天换地。
青帝:春神,掌管百花之神。《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这是黄巢在起义前写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达了农民起义领袖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黄巢正是能“解诗”的英雄之一。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
。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①,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瘦”字。
这首元曲写出了秋天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本诗第一联那些词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急?请具体分析。
诗中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①水调子
王昌龄②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②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