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为
A 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 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权
C 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 建立福利社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

图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

A.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 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

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形成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