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
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图来说明英国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和社会三个性质。作者在此
A.否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
B.用唯物史观解释英国革命性质 |
C.认为英国革命是多元发展的结果 |
D.解释方法深受社会史观影响 |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写在贝壳上。因为听烦了一个人的名字行使反对意见的民主权利,似乎成了所有民主制度的一大难题。该则材料表明雅典
A.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关 | B.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所有人都有参政权 |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对诸如宣战与媾和之类的城邦大事,握有最高决策权、监督权和终审权。这反映的实质是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自由平等 |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罗马法规定:“对购买牲畜供祭神之用而不付价金,或出租牲畜将租金供祭神之需而租,用人不付租金的,则债权人有权对债务人的财产实施扣押。”这说明罗马法
A.重视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 B.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
C.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