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农业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A.农业机械的投入 |
B.科技投入 |
C.资金的投入 |
D.化肥、农药的投入 |
读“我国某年10月5日12时至21时22℃等温线的扩展过程和某热带气旋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此时段内,A地最可能的天状况是
A.升温、阴雨 | B.升温、晴朗 |
C.降温、阴雨 | D.降温、晴朗 |
据图中信息推测,该热带气旋中心未来的移动方向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98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和1989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989年—2010年该区域
A.水体湿地减少的面积超过耕地增长的面积 |
B.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现象严重 |
C.荒漠面积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
D.大量盐碱地被改良成农业用地 |
该区域可能位
A.华北平原东部 | B.三江平原中部 |
C.四川盆地中部 | D.准噶尔盆地南部 |
徐霞客是世界上最早考察研究喀斯特地貌的人,他把喀斯特地区的山称为“石山”,而把非喀斯特地区的山称为“土山”。读我国广西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下列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属于徐霞客描述的“石山”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游客在此地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怪石林立,突兀峥嵘 |
B.秋山如醉,冬山如玉 |
C.千峰万仞,峰峦叠嶂 |
D.泉水淙淙,悬河飞瀑 |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日落时间变化的观察,发现该地一个月内有两次地方时18:30日落,该学校的纬度可能
A.50°N | B.40°N | C.30°N | D.20°N |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国(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经常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四项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率的经验数据
发展阶段 |
人均生产 总值(美元) |
非农增加值 比重(%) |
非农就业 比重(%) |
城市化率(%) |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起步) |
600 |
65 |
20 |
10 |
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起飞) |
1200 |
80 |
50 |
30 |
工业化后期(基本实现工业化) |
3000 |
90 |
70 |
60 |
后工业化阶段(全面实现工业化) |
4500 |
95 |
90 |
80 |
我国城市化率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①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②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作用开始减弱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松弛到紧密的发展过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A.1995年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变慢 |
B.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
C.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 |
D.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中部的城市化率依次递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