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低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极月轨道。据此回答3~4题。
3.“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A.ab段 B.cd段 C.gh段 D.he段
4.“月船一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无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
A.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 B.降轨前公转线速度较快
C.公转速度始终恒定不变 D.在圆形极月轨道上时快时慢
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A.花岗岩、玄武岩 | B.石灰岩、砂岩 |
C.石英岩、大理岩 | D.大理岩、石灰岩 |
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
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三角洲平原 | B.大陆架 | C.黄土高原面 | D.沙丘 |
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
B.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
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 |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