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
B.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
C.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提出哲学必须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对后世影响深远 |
D.亚里士多德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
孔子曰:“君子(社会管理者)之德风,小人(社会被管理者)之德草,风往哪里刮,草往哪边倒。”又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述观点
A.体现孔子培养人才的目标 |
B.强调社会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
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
D.体现孔子的高尚道德品质 |
下列各项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主张的一句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C.“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D.“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 |
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 |
C.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
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 |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三人的称呼分别属于
A.庙号、年号、谥号 | B.谥号、庙号、年号 |
C.谥号、庙号、谥号 | D.庙号、庙号、年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