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 | 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
B. | 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
C. | 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
D. | 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2001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
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P处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D中下游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剖面图(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 |
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 |
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
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少 |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 |
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
D.乙地处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题。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 )
A.甲乙 | B.乙丁 | C.甲丙 | D.丙丁 |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做下列各题。
面积 |
26万平方千米 |
最冷月均温 |
5℃~8℃ |
最热月均温 |
16℃~29℃ |
年均温 |
16℃~18℃ |
降水量 |
1000毫米~1300毫米 |
无霜期 |
250天~350天 |
年日照时数 |
900小时~1300小时 |
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 )
A.30°N,105°E | B.23.5°N, 105°E |
C.40°N, 120°E | D.45°N,125°E |
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冬季气温低 | B.土壤贫瘠 |
C.热量不足 | D.光照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