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种秋收,夏播冬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揭示了农业生产的(   )

A.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B.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
C.周期性和地域性 D.周期性和灵活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游地区植被破坏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流域内降水变化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 )

A.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B.湖泊调蓄功能不断降低
C.湖泊航运条件改善 D.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

下图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右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下图为极冰融化后某岛屿海岸线的变化分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岛屿()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四季如春,气候温凉
C.热带草原面积广大 D.河流由四周向中心汇集

根据该岛屿海岸线的变化,可以推断()

A.①处有该岛面积最大的沼泽 B.①处比②处坡度陡峭
C.M河流程长,径流季节变化大 D.N处形成淤泥质海岸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甲乙之间虚线是行进路线。关于行进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①处远眺学校美景 B.在②处欣赏峡谷雄姿
C.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D.行进路线为由西北向东南

该地计划修建一水库,你认为最佳的坝址应选在()

A.①处 B.②处 C.乙处 D.丙处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与1985年-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年-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