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分析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Ⅰ.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6号、7号个体为异卵双生。请据图分析回答:

(1)只由上述图谱判断,该病是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6号与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依据(1)的判断,他们生育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3)假如9号与一正常男性婚后生育了一个患病女孩,则该致病基因一定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9号再次受孕后到医院进行产前诊断,为确定所孕男性胎儿是否为该病患者,你认为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如果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请提供一种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 XY型。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隐性基因b控制。
(1)若想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该抗病性状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应选的杂交亲本性状为:父本________,母本________。
(2)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包括HSP60、HSP90等多种蛋白质),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其中HSP60的功能如甲图所示,HSP90在癌变细胞中含量发生变化,还有一些热休克蛋白参与了机体对癌变细胞的识别过程,有助于加强机体的免疫,热休克蛋白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如乙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据图图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
(2)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热休克蛋白质,该蛋白质参与了识别和保护作用(使癌细胞表面抗原不易被T细胞识别),但部分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仍可引发免疫反应,如乙图所示,乙图中甲细胞和乙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吞噬细胞、,a表示T细胞的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3)要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并纯化乙图中的。HIV主要侵染乙图中的T细胞,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属于
(4)据研究得知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比正常细胞的含量多,给我们研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药物的启示是

(8分)取两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A、B,分别注入等量且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后进行灭菌处理,待冷却后向A锥形瓶加入一定量的酿酶(从酵母菌菌体提取的酿酒酶),向B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的酵母菌菌种,然后密封锥形瓶,让两个锥形瓶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完成反应。下图中的A、B曲线分别表示相应锥形瓶在反应期间的底物消耗量变化(假定生成的希望二氧化碳对PH的改变不影响酶的活性)。

(1)先完成发酵作用的是(A、B)锥形瓶。
(2)曲线B经a点后不再上升,原因是
(3)在时间I时,比较两个锥形瓶内的产物,相同的是,不同的是B锥形瓶内有和水的生成。
(4)当两个锥形瓶内的反应都完成时,A锥形瓶内的酒精多,原因是

(5)要检测实验中产生的酒精,具体做法是,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溶有0.1g,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的稳定,请据图分析:

(1)草原上如果迁入一定数量的食草动物野兔,在短时间内,草原能为兔子提供足够的食物和空间,兔子的数量呈现型增长,这是(填“正”或“负”)反馈调节的结果。但随着兔子数量的增多,兔种群的数量最终将会呈型增长,兔种群和植物种群之间的这种调节属于(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2)过渡砍伐的森林、发生火灾的草原等会引起生态失调。失调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条件基本保留,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会发生
(3)2013年我国多个城市出现雾霾,甚至PM2.5爆表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禽流感病毒H7N9是一种RNA病毒,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问题。

(1)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③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
(3)细胞Ⅱ的特点是,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 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与I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用分数表示)。
(4)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看作DdTt, 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