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B.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 D.要重视量的积累 |
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标志着“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此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又通过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北京卷)
上述立法的目的是
①扩大行政权力,增强政府权威②规范公民行为,加强司法监督
③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益④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法治政府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今年年初,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12名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代表,出席国务院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这体现了()
A. | 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B. | 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 |
C. |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
D. | 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
辨题:发挥人民民主对政府的监督,就能保证我国政府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一个领导一个想法,一个领导一个提法,一个领导一个搞法”的行政思路,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更严重问题,有的决策项目成为让百姓抱怨、政府埋单的“烂摊子”。需要通过 克服政府随意决策的现象 (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完全采纳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 )
A.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
B.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法治政府 |
C.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
D.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