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_______。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头部遭受创伤导致图中细胞③处的细胞体大量破坏,将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这说明E处分泌的物质减少。
(2)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①处产生兴奋,兴奋通过(结构)传递给细胞②,使其兴奋。 A血管和B血管相比,B血管中中含时明显增加的激素是,其最终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图中所示的A、B和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有
(3)A处和B处血管中氧气浓度大小关系为
(4)在下图示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此时测得的两侧电位差为静息电位,是由引起的。

果蝇是雌雄异体的二倍体动物,研究发现野生果蝇正常翅(h)可以突变为毛翅(H),另一对基因R、r,本身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rr 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
(1)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种,其中杂合子基因型为
(2)假如一对基因型相同的毛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正常翅与毛翅的比例为1∶3,为了确定该对果蝇的基因型,研究者选择了基因型为的雌性纯合个体与亲代雄果蝇交配(研究者此前已培育成有关的纯合体果蝇品系),并作了以下两种分析:
①若后代中只有毛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是
②若,则该果蝇的基因型是RrHH 。
用遗传图解解释第二种情况。


(3)假如等位基因Rr位于Ⅳ号染色体上,我们可用带荧光标记的R、r共有的序列作探针,与某果蝇(Ⅳ号染色体缺失的单体)各细胞内染色体上R、r基因杂交,观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有_______个荧光点。

I(1)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该河的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BC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2)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①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②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于某种原因,污水处理出现问题,出水口的水(经检测含大量氮、磷等物质)直接排入附近河流,由于水浮莲具有很强的吸收氮、磷及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作用,地方盲目引进推广,最终导致水浮莲泛滥,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引入水浮莲时,没有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
Ⅱ.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从土壤浸出液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应将样本接种在以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I当其他条件均最适宜时,玉米在不同温度和光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光合速率以干重增加速率(mg/单位面积·h)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条件下,1klx光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5klx光强度时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等于、小于)P点代表的真正光合速率。
(2)15℃条件下,若将CO2浓度降低,则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将会(变大、不变、变小),P点向方向移动。
(3)25℃条件下,北沙参黑暗处理1h后再光强在12klx度下照射1h,则实验期间干重积累量约
mg/单位面积。
Ⅱ油菜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部位。为了研究其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2.0cm时,切除尖端3mm,然后切成1.0cm 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piBR应该属于
(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后切取1.0 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中,分别于12、24、36、48 t/h(时间点)测量胚芽鞘伸长量并记录结果。
(4)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该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 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与I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用分数表示)。
(4)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5)甲和乙杂交得到F1,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交换,只需画出I、II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

(6)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 F1基因型看作DdT+T-,请用遗传图解和简要说明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